Photoshop本质上就是一门选择的艺术。 这是前言 2.本书的写作方式为什么与众不同?
——位美国Photoshop大师的话。大师名字记不得了,这句话倒是深深记住了。
简介
这不是一本单纯介绍如何操作Photoshop的图书,大多数的Photoshop用户欠缺的不是对菜单和工具的熟悉程度,而是缺乏对Photoshop软件整体的把握,这本书则有提纲挈领的作用。
Photoshop最重要的功能就是图像处理,图像处理的核心就是选择,这源于一个简单的道理“要改变某些像素,首先要选中它”,因此称这本书为“选择的艺术”。
本书以颜色理论和通道为两条主线,对用户最感困惑的图层、蒙板和通道的原理和应用的剖析尤其精辟和深刻,对读者学习Photoshop有很强的启发和指导意义。
本书的许多观点和见解都是作者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,行文中采取师生对话的方式,语言风趣幽默,行文别具一格,一改技术类书籍晦涩难懂的积弊,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领会Photoshop的技术难点和真谛。
与本书类似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书籍大多是进口书籍,叙述方式与中国读者的思维有较大区别,而且受限于翻译者的水平,本书不仅在技术上是典范,而且在语言表达上也充分体现出国内版图书的优势。
本书面向Photoshop的中、高级读者,适合从事平面设计、图像处理及数码摄影爱好者阅读,也非常适合作为相关专业培训的教学参考用书。
开卷十问
1.为什么要写这本书?
在Lab模式下,读者如果拖动L滑块,直到将整个L通道湮没在黑暗中,将会惊奇地发现图像上还存在着一缕深蓝和一抹残红。
热烈的红和冷静的蓝,感性的红和理性的蓝,在黑暗中也不会消失,如同黎明的晨曦和落日的余晖。
Photoshop就是这样一个软件,它把冷静和热烈,感性和理性不动声色地结合起来。在我看来,这正是它不同凡响的魅力所在。
可惜的是,在学习和使用Photoshop的过程中,许多人过多地让感性指挥自己的思维,很少对Photoshop进行过理性的思考。涂鸦是随意的,选择是随意的,校色是随意的,就连体会也是随意的,最终陷入颜色的漩涡不能自拔。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感叹:Photoshop怎么越用越难呢?
Photoshop的经验和技巧是如此之多,用户仿佛来到了魔鬼藏宝的洞穴。但最初的欣喜很快就会被一种烦恼所代替,那就是他们带不走如此之多散乱的珍宝。可怜的双手捧不住多少珍珠和钻石,在走出洞穴的过程中,还要从手指的缝隙中漏掉一些。
此时多么希望能够出现一条丝线,一条用理性的思考编织的丝线,它能够将散乱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。本书将竭尽所能,教读者编织这样一条丝线。这也是为什么要写这样一本书的原因。
绚烂之后归于沉静,也许读者需要暂时从热烈的红之中摆脱出来,思考一下冷静的蓝。
在学习Photoshop的过程中,读者将会碰到许多概念、术语甚至行话。这些概念术语和行话大多脱胎于与颜色有关的摄影和印刷行业(时至今日,Photoshop最重要的功能仍然是为摄影和印刷服务),普通读者并没有接触的机会,给读者学习和使用Photoshop造成了困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