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1月18日,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俗摄影协会联合举办的第5届国际民俗摄影“人类贡献奖”年赛颁奖仪式和获奖作品首展将于四川达州举行,由此,作为庆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60周年的——“人类的记忆”中国行大型图片展活动拉开了帷幕。 选择四川达州举办此次活动,是因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的创会会长张爱萍将军诞生在这里,张将军生前非常关心民俗摄影事业,并直接领导了协会建会初期的全部工作,这是他一生中担任的唯一一个民间社团的职务。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“全球对话大使”、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长沈澈先生介绍,被誉为世界民俗摄影“奥斯卡奖”、世界摄影“奥运会”的“人类贡献奖”年赛,已成功地完成了四届,拥有了全世界近百个国家(主要国家悉数在内)摄影师的参与,收集了半数以上国家的民俗文化图片,成为一个非常显著的文化品牌。第5届国际民俗摄影“人类贡献奖”年赛,将评出大奖1名、各类等级奖36名、文献奖96名,其中外国作者获得等级奖的比例为59%,外国作者获得文献奖以上奖项的比例为53%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将为获奖作者现场颁奖,“人类贡献奖”的成果也将汇集成光盘,分赠世界各国。该光盘以118个国家的衣食住行、生产活动、节庆礼仪等十个方面的民俗的摄影作品为依托,充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丰富多采。该赛事定名为“人类贡献奖”,其成果将作为“人类的记忆”留存下来。“人类贡献奖”是表彰所有拿起相机记录文化的摄影师为人类做的贡献,而“人类的记忆”则突显了这些记录的历史文献价值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略规划署署长汉思·道维勒先生指出:“人类贡献奖”年赛是一项伟大的事业,它穿越了文化、地理、政治的界限,让人类实现更深一层的相互理解,它反映全球不同年龄和群体活动,让人们增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,而最重要的是,“人类贡献奖”积极地倡导人类所共有的多元文化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晃一郎为《人类的记忆II》撰写的前言中写到:无形的文化遗产包含了人类无限的情感,这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赋予生命价值的感动,无论是这个民族的语言,传统知识,还是她的物质文化产生方式,价值体系,亦或是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和语言均囊括于其中。 获奖作品欣赏 HPA2006大奖-秘密森林里最后的母系氏族 HPA2006节日文化奖一等奖-梦幻曲 HPA2006生活习俗类一等奖-肯尼亚的游牧人 HPA2006人物服饰类二等奖-拉纳密教派 HPA2006文体游艺类三等奖-追捕
据了解,该活动除举办图片展览外,还将进行与文化密切相关的讲座。首站达州后,获得大奖和一等奖获的7位摄影师计划赴成都、上海、北京等地进行采风实践,深度接触中国不同地域的民俗。图片展也将在摄影师到达的城市同步联展,展出全部免费开放,目的是让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精品回到普通人群中。